招商热线:0542-2485985541
产品展示
联系新葡萄娱乐
0542-2485985541
手机:
13105110221
电话:
0542-2485985541
邮箱:
xzdgdf@qq.com
地址:
海南省海口市东方红酒店204房
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
内蒙古磴口 借光治沙闯出新路——创造防沙治沙新奇迹·中国智慧篇

文/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符超

内蒙古磴口县位于巴彦淖尔市西南部,境内乌兰布和沙漠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77%,是全国内陆光风能丰富区之一,年日照时数在3380小时以上。依托这一自然地理和气候优势,磴口县紧抓光伏产业发展的机遇,提出了“以生态项目扶持产业发展、以产业发展带动生态建设”的思路,通过“光伏+生态治理”,开辟新能源产业板上产绿电、板间长绿草、板下变绿洲的三产融合发展新赛道,以光锁沙、以草固沙,打造产业化、立体化、高质化的防沙治沙新业态。

记者在磴口县境内的乌兰布和沙漠腹地看到,这里整齐排列着一排排、一列列的太阳能光伏板。一眼望不到边的银色支架和深蓝色光伏组件,汇聚成产业发展的沙漠“蓝海”。

为充分发挥乌兰布和沙漠独特的光热资源优势,2020年,国华10万千瓦光储+生态治理项目获批后,磴口县与中国林科院沙林中心开展技术合作,创新编制《乌兰布和沙漠光伏+生态治理实施方案》,通过抬高光伏阵列前沿距地面高度不低于1.8米、拉大光伏矩阵前后阵列间距不低于12米的方式,在光伏板之间预留空地栽植具有产业优势的抗旱节水沙生灌木、中药材,种植黄芪、苜蓿等1600亩,采用林光互补的模式进行生态治理,实现板上发电、板下种植,为发展林草沙产业提供更大空间。

“我们通过抬高光伏阵列高度、拉大阵列间距,给种植灌草留下了充足的空间,充分利用光伏板下沙地种植沙生植物,实现生态、经济效益的双赢,进一步挖掘造林种草空间。按照光伏板间开展光伏+柠条生态治理模式、光伏+梭梭生态治理模式,努力探索实践光伏+林草生态治理协同发展模式。”该基地相关负责人说。

2021年,国家电投、国家电投+易事特、大唐、国龙4个10万千瓦光储+生态治理项目(项目总投资26亿元,占地面积1.13万亩)获批后,磴口县及时优化生态治理方案,在光伏场区用麦草、稻草、芦苇等材料铺设方格状的挡风墙以削弱风力的侵蚀、提高砂层含水量和固沙植物的存活率,在草方格间示范种植梭梭、四翅滨藜、柠条等耐旱沙生植物,苗木成活率达到80%以上。形成了光伏+梭梭、光伏+柠条、光伏+四翅滨藜、光伏+甘草等4种生态治理模式,光伏场区植被覆盖度由项目实施前不足5%提高到85%以上。

今年3月,在磴口县160万千瓦光储+生态治理项目区,一根根光伏地桩拔地而起。紧挨着该项目区,85万千瓦光伏+生态治理项目区已成光伏蓝海,蓝海之下,工人们正在种植梭梭。

多年来,磴口县推广应用“光伏+生态治理”模式,已完成治理2.3万亩。蒙能光伏85万千瓦2023年年底已并网,目前外围锁边稻草固沙已完工,完工后可新增光伏+生态治理面积2.55万亩。

“多年来,我们多管齐下,形成了光、林、草相结合的林沙产业新模式,实现了‘板上发电、板间种植、板下修复’,力求达到综合治理的生态效益。”磴口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薛源说,“项目均采取光伏发电与沙漠治理相结合的模式,在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同时,实施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工程。”

磴口县所处的巴彦淖尔市今年也通过发布2号林长令明确推进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。本着“因地制宜、科学治理,治用并举、三生共赢”的思路和原则,统筹电、水、土,统领点、线、面,分沙漠沙地、阴山北麓、河套平原3大区域,科学布局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,到2030年,一体化工程装机规模总量达到1590万千瓦,其中新增装机容量480万千瓦。2024年一体化工程装机容量510万千瓦,完成生态治理33.28万亩。

内蒙古磴口 借光治沙闯出新路——创造防沙治沙新奇迹·中国智慧篇

依托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的实施,巴彦淖尔市全面推广现有模式,力争打造成黄河流域光伏+沙产业生态协同发展示范区和荒漠化治理展示区,不仅有效改善了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,还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。同时,光伏电站的建成还为当地提供了稳定的清洁能源供应,推动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,实现生态、经济效益双提升。


新葡萄安卓版 新葡萄APP 新葡萄下载